勇当“伯乐”创平台 促使青年尽其材

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: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国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。中华民族人才济济,关键就看有没有“伯乐”发现人才,发现了是否创造平台、是否敢破格使用人才,特别是青年才俊。

当好“伯乐”,识准人才。要在考准考实上下功夫,全面考察和综合评价人才,看能力、比业绩,把爱干事、能顶事、善成事的人才列入培养和使用视野范围,观德行、看作风,把思想纯洁高尚、作风够强够硬的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和使用起来。坚持开门评价人才,鼓励各方广泛参与,把优秀的人才“请进来”,根据工作实际和现实需要,广泛邀请上级领导、部门同事、服务对象等参与人才评价,全方位、多角度了解人才的日常德行和工作情况,同时“贴出去”,将人才评议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,接受广泛监督,通过社会各界的审核把关,从而把人才识别准,做到人才与岗位需求的“供需相符”。

北宋时政治家包拯说:“常格不破,大材难得”。当前,社会发展迅猛,知识更新快,青年人思想活跃,有闯劲、敢想敢为,我们要早点发现并破格使用他们的闯劲和新思想,如果把论资排辈作为唯一标准,各种框框套套一套,青年才俊就只有靠边站的份,其结果可想而知,青年才俊的创新激情、创新能力就受到抑制,作用就难以最大化发挥,造成了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。我们要打破“论资排辈”,破点“格”,确立“谁有本事谁来”“谁有潜力谁干”“谁先成才谁上”的观念,敢为事业用人才。

青年才俊,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后备资源,要多为他们创造机会,多给平台,让青年人有用武之地,让一批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人走向台前,激发青年人干事创业的热情,坚定理想信念,志存高远,脚踏实地,勇做时代的弄潮儿,促使青年尽其材,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。(李华军) 

相关产品

评论